金寨县:用活“红色资源” 打造“金寨传承”
金寨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近年来,金寨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植根红色沃土,用好用活“红色资源”,充分发挥烈士纪念设施宣传教育功能,大力弘扬英烈精神,着力打造“金寨传承”。
构筑“精神高地”,拓展红色教育新维度。充分发挥烈士纪念设施红色教育功能,推动1处国家级、2处省级、6处市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成为传承红色基因、传播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打造以金寨县烈士陵园为“龙头”,以西线立夏节起义,东线六霍起义为“两翼”的全县红色教育基地体系。发挥烈士纪念设施育人铸魂功能,广泛组织开展“清明祭英烈”和“9·30”烈士纪念日主题活动,让老区红色基因浸入心扉。通过建立工作机制、组织社会实践、组建宣讲队伍、开展志愿服务等措施,“线上+线下”联动宣传,形成“月月有活动、全年不断线”的教育矩阵,擦亮红色文化品牌,凝聚崇敬英烈、砥砺奋进的社会共识。今年以来,组织烈属、党员干部、学生参加纪念活动50余场次,开展各类祭扫活动100余场,承接党史学习教育60余场。
深耕“红色课堂”,激活现场教学新动能。以烈士陵园、革命遗址等纪念设施为阵地,打造沉浸式教育场景,构建“理论讲解+实景体验+互动实践”现场教学模式,精心打造金寨县烈士陵园、南溪公安烈士陵园等5处县级以上烈士纪念设施为现场教学点,做强做精红色主题培训,累计承办各类培训班2000余期、20万余人次。打造精品党课,制作“将星璀璨”“立夏节起义”“大别山精神”等5节红色文化课程,编写一套10本有声红色绘本,走进校园开展教育教学试点,推动红色基因进“课堂”,让英烈精神和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传承红色基因,运用数字赋能新手段。充分运用大数据、信息化、新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不断丰富烈士纪念设施内涵和表现方式,加快金寨县革命烈士陵园红色基因库试点成果应用,建成红色基因库数字展厅,打造红色智慧平台,推动红色基因在网络上传播互动。将红色基因库试点成果纳入学习宝典“四史”融媒体学习系统、学习强国平台,接入安徽省高校智慧思政平台。建成数字英烈塔,利用三维立体技术,对县烈士陵园革命烈士纪念塔进行全方位数据采集并展示,用烈士塔的线条、题字、浮雕组合成1.1万烈士姓名。开发馆藏文物数字展览系统和纪念设施虚拟漫游系统,让群众足不出户即可遍览全县烈士纪念设施。
擘画“发展蓝图”,探索文旅融合新模式。以烈士纪念设施为核心,串联周边生态、民俗资源,打造“红绿交融”文旅路线,积极构建红色资源融合发展新平台,加大与宣传、文旅、党史等部门深度协作,强化部门间的政策衔接、资源共享、双向赋能,着力将烈士纪念设施融入全县红色旅游路线。借助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全国各地到金寨县开展红色研学和红色旅游人数逐年递增,县内红岭公路串联全县各大红、绿景区,成为全国精品旅游线路。县革命烈士陵园年均接待游客150万人次,红28军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纪念园、斑竹园立夏节起义烈士纪念园、双河烈士陵园等规模性烈士纪念设施年均接待游客10万人次,红色旅游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形成“以红促旅、以旅彰文”的良性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