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六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第一季度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序号 | 重点工作 | 基本要求 | 责任领导 | 责任科室 | 完成情况 |
1 | 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工作 | 制定本年度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计划,确定联系对象,按季开展联系;指导县区局同步开展。 | 崔勇 | 宣教科 | 印发本年度常态化联系工作通知,开展第一季度常态化联系工作,指导各科室各县区完成常态化系统录入。 |
2 | 民生实事——帮扶困难退役军人、军属烈属工作 | 制定年度帮扶计划,确定帮扶对象,分批实施帮扶。 | 崔勇 | 宣教科 | 印发我市民生实事工作方案,指导县区开展困难帮扶工作。第一季度已实施资金和实物帮扶退役军人和军属烈属414人,投入资金50.69万元,达到叙时进度。 |
3 | 企业军转干部春节走访慰问、发放生活补助、做好日常接待接访等。 | 足额将生活补助按时发放到位。 | 王健 | 安置科 | 已完成 |
4 | 提前谋划征集2025年度安置岗位。 | 按照省厅安置处要求规范执行。 | 王健 | 安置科 | 岗位正在征集中 |
5 | 有序发放慰问年画 | 向市直和中央、省属驻六安各单位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发放慰问挂历 | 崔勇 | 优抚科 | 已完成 |
6 | 走访慰问重点优抚对象及优抚事业单位 | 做好两节期间走访慰问工作并赴省荣军医院、省荣康医院、相关光荣院走访慰问 | 崔勇 | 优抚科 | 已完成 |
7 | 做好全市退役军人就业招聘工作 | 结合退役军人春节返乡之际,做好返乡退役军人的就业需求统计工作,通过QQ群、微信群等工作群,推送招聘信息,搭建用人单位和退役军人“双向选择”就业平台,为用人单位和退役军人牵线搭桥,实现精准供岗、精准就业。 | 崔勇 | 就业创业科 | 组织春季返乡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参加适应性培训,本次培训以“理论+实践”“课堂+研学”相结合的形式,助力退役军人迈好人生转型“关键一步”同期举办的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吸引雅迪机车、国轩高科等本地优质企业参与,提供行政管理、应急救援等近百个适配岗位,现场达成就业意向15人,实现“送岗位、送服务、送政策”三同步。 |
8 | 组织开展退役军人异地技能培训 | 通过开展异地培训打破地区界限,统筹共享优质培训资源,切实提高培训质量,进一步促进退役军人更高质量就业。 | 崔勇 | 就业创业科 | 2月13日,六安市退役军人无人机视距内驾驶员异地培训在安徽万通技师学院正式开班。本次培训为期15天,采取“政校企合作”模式开展,培训内容紧贴退役军人就业所需和当前市场需求,科学设置行业理论、组装调试、实操飞行等专业课程,灵活运用专题讲解、模拟训练、讨论交流等方式开展授课。考核通过的退役军人,将获得民航局CAAC无人机执照。 |
9 | 有序推进“五优”服务中心(站)建设工作 | 按照《安徽省“五优”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建设方案》相关工作要求,从阵地建设、队伍建设、工作机制、服务水平、综合保障五方面持续发力,因地制宜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亮点突出的服务阵地,推动服务保障体系从“有”向“优”顺利转型。 | 梁培 | 军服中心 | 目前全市已完成90家“五优”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建设工作,下阶段将持续加强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有效提升全市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水平。 |
10 | 推进省级烈士纪念设施评定工作 | 精准锚定评定标准,精细打磨评定流程,指导各县区对标看齐、积极开展申报工作,同时强化对相关纪念设施监管维护力度,深度挖掘本地红色资源,进一步提升我市烈士褒扬工作的整体水平。 | 王健 | 市烈保中心 | 积极宣传烈士纪念设施提高保护等级的重要意义,组织各县区对照评定标准,对辖区内烈士纪念设施开展全面自查自评。 |
11 | 开展自主择业军转干部、逐月领取退役金退役军人信息核对和年度认证工作 | 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和逐月领取退役金退役军人信息核对和年度认证 | 王健 | 军休中心 | 已完成 |
文件下载